猛虎行
曹丕〔魏晋〕
与君媾新欢,托配于二仪。
充列于紫微,升降焉可知。
梧桐攀凤翼,云雨散洪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与君重亲结新欢,托配生命于天地。
填充行列在紫微,升降无常怎可知。
凤凰攀栖梧桐枝,云雨飘洒在洪池。
注释
猛虎行:系乐府旧题,为三僧虔《伎录》所载平调七曲之一。
媾:重婚,即亲上结亲。
二仪:即天地或阴阳,又称“两仪”。这里指夫妻。
充列:即列位。
紫微:星座名,用为宫殿名称。古时皇帝的殿堂建筑按天体星座位置来设计,取名也按星座名称。紫微宫又称紫微垣,在北斗以北。
升降:这里指受到宠爱或遗弃。
梧桐攀凤翼:实是凤凰栖梧桐的反说,古代凤凰与梧桐常常并称。
云雨: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关于此诗的创作缘由,朱止溪说此诗“曲辞似别有寄托”(引自夏传才《曹丕集校注》)。关于寄托,又有二说。“诗以为汉宠任外戚,卒致族灭,故为后来者戒”(朱乾《乐府正义》卷六),此其一。黄节《汉魏乐府凤蔓》卷十引《魏略》说:“太祖不时立太子,太子自疑。”故有“‘升降焉可知’之吉欤”!此其二。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可礼,宿美丽·曹操曹丕曹植集:凤凰出版社,2014.10
赏析
从今存《猛虎行》古辞来看,《猛虎行》原是写游子的。曹丕此诗,只是借用古题。就“与君媾新欢”几句而言,此诗写一位少妇怀着忧虑的心情期待夫君的恩爱,曲折地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感情。也有人认为曹操没有按时立太子,此诗表达的是曹丕对自己能否立为太子的疑虑。
“与君媾新欢”两句,言与君新交欢,如同天与地相配一样,合乎自然。“充列于紫微”两句,由交欢顿转忧虑。写身居宫殿中,是升还是降,难以预知。最后“梧桐攀凤翼”两句,写梧桐与凤凰相互攀附,云雨散于洪池。这两句是写景,同时似乎喻有与君难以割舍之义。全诗刚健清新,内容深刻。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可礼,宿美丽·曹操曹丕曹植集:凤凰出版社,2014.10
2、
唐满先·建安诗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12
简析
《猛虎行》是一首五言乐府诗。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与心上人缔结新爱、共赴未来的美好愿望;中间两句进一步将这份情感置于更广阔的宇宙背景之中;后两句则以生动的意象深化了主题。此诗刚健清新、内容深刻,写一位少妇怀着忧虑的心情期待夫君的恩爱,曲折地寄托了诗人的某种感情;也有人认为曹操没有按时立太子,此诗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能否立为太子的疑虑。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68篇诗文 313条名句
答庞参军
陶渊明〔魏晋〕
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三国志·华佗传
陈寿〔魏晋〕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陀。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嗔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三国志注·吕蒙传
裴松之〔魏晋〕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途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向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