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顺生四首·其二
胡翰〔明代〕
明招山中人,高义无等伦。
恨子弗见之,一去五百春。
我学如赘疣,未成先误身。
误身身不淑,误世心不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隐居明招山中讲学的朱熹,品德高尚满世界无人能比。
遗憾是你没有机会见到他,因他他已经离开五百年了。
我学他只是了解皮毛点滴,事业未成却先耽误了自己。
耽误自己也无非个人不好,误导世人那可就不仁不义。
注释
等伦:与之同等或同类。
弗:不。
赘疣: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简析
《示顺生四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篇即写自己对朱熹崇高人格的敬仰;接着说未能亲眼见到这位高义之士的遗憾,更添一份无法追及的惋惜;而后自谦地表示自己在求学道路上未能取得成就,反而耽误己身;最后说耽误自己无非是一人不好,但万勿误导世人。此诗含蓄蕴藉,意味深长,是一首饱含哲理与劝诫的佳作。
胡翰
胡翰,字仲申(一三o七至一三八一),一字仲子,浙江金华人。官衢州府教授。洪武乙酉纂修元史书成,赐白金文绮,辞归卜居长山之阳,学者称曰长山先生。工书,王世贞国朝名贤遗墨,有其书迹。卒年七十五。《宾州续稿》、《金华先民传》. 57篇诗文 4条名句
一世歌
唐寅〔明代〕
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满把金樽倒。
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
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
春夏秋冬捻指间,钟送黄昏鸡报晓。
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
松窗梦语·宦游记(节选)
张瀚〔明代〕
余始释褐,观政都台。时台长仪封王公廷相,道艺纯备,为时名臣。每对其乡诸进士曰:“初入仕路,宜审交游,若张某,可与为友。”稍稍闻于余。值移疾请假,公遣御史来视,且曰:“此非诸进士埒。”余感公识别于俦伍中,不可无谢,假满,谒公私第。公延入,坐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一舆人蹑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列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