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民疾苦
丘濬〔明代〕
衮衮诸公着锦袍,不知民瘼半分毫。
频斟美酒群黎血,细切肥羊百姓膏。
烛泪落时民泪滴,欢声高处怨声高。
为官若不知民苦,虚受朝廷爵禄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些达官显贵们穿着华丽的锦袍,对百姓的疾苦半点也不知道。
频频斟满的美酒,是百姓的血汗;细细切好的肥羊,是百姓的脂膏。
蜡烛流泪的时候,正是百姓在哭泣;豪门欢歌最响亮的地方,百姓的怨声也最高。
当官如果不懂得百姓的苦难,就是白白接受朝廷的爵位俸禄,实在是叨扰了。
注释
衮衮:纷繁众多貌。
民瘼:民众的疾苦。
群黎:万民;百姓。
简析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揭露权贵的昏聩与贪婪:那些大官们穿着华服,对百姓疾苦毫无察觉。他们杯中的美酒是百姓血汗,盘中的肥羊是民众脂膏,享乐的烛泪与百姓的泪水同落,宴饮的欢声里藏着更高的怨声。末句直指要害——当官若不懂民苦,便是白受朝廷俸禄。全诗用鲜明对比戳破权贵奢靡的假象,字字带刺,满是对百姓的同情与对贪官的斥责。
夏梅说
钟惺〔明代〕
梅之冷,易知也,然亦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雅俗争赴,此其极热时也。三、四、五月,累累其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张渭《官舍早梅》诗所咏者,花之终,实之始也。咏梅而及于实,斯已难矣,况叶乎?梅至于叶,而过时久矣。廷尉董崇相官南都,在告,有夏梅诗,始及于叶。何者?舍叶无所谓夏梅也。予为梅感此谊,属同志者和焉,而为图卷以赠之。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苟真为热之所在,虽与地之极冷,而有所必辩焉。此咏夏梅意也。
满江红·大风泊黄巢矶下
今释〔明代〕
激浪输风,偏绝分、乘风破浪。滩声战、冰霜竞冷,雷霆失壮。鹿角狼头休地险,龙蟠虎踞无天相。问何人唤汝作黄巢?真还谤。
雨欲退,云不放。海欲进,江不让。早堆垝一笑,万机俱丧。老去已忘行止计,病来莫算安危帐。是铁衣着尽着僧衣,堪相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