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叶送陈羽

韩愈 韩愈〔唐代〕

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树叶纷纷飘落,一片接着一片,不再有生长的气息,折断了的蓬草,吹散后再也不会飞转而归。
它们如此随风飘荡,最终要各自停留在不同的地方,既然是偶然相遇,那就暂且快乐地相偎相依。
寂静的夜深时分,我们依旧在低声共语,秋月悠悠,洒落微寒的清辉。
谁会知道我们这两个青春少年相互道别,竟然是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襟。

注释
陈羽:中唐时期诗人,贞元八年(792年)与韩愈一同登进士第,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
息:繁殖,滋生。此指生长的气息。
蓬:蓬草。
邂逅:指不期而遇,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贞元七年(791年),年轻的韩愈陈羽因为赶考进士而相识,并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这一天因为要各自回乡,二人只好相互依依道别,为此韩愈作此诗赠别。 这首诗首先以落叶起兴,以落叶飘零、蓬草飞转而去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悄悄深夜语”展现出两位少年好友难舍难分的心境。两个人原本来自不同的地方,难得有幸异地相识并志趣相投,转眼又要别离,不禁内心沮丧。一句“流泪各沾衣”,刻画出相互间深厚的情谊。 本诗虽不加斧凿雕饰,但自有一番风致在其中。可谓音节清奇,格调新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175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存疑)〔唐代〕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更短亭 一作:连短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前出塞九首

杜甫 杜甫〔唐代〕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